
先來看看這款鏡頭的規格:
反射式鏡頭有別於我們在攝影常見的折射式鏡頭。光學不是我的強項,先轉貼一篇在網路上找到的說明:
由外向內望去,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像被鏡底的反射鏡反射出來,這就是反射式鏡頭的一大特點。另一片反射鏡位在鏡頭中央的構造內,就不容易看到了。在一些網路上的文章有提到普遍來說反射式其結構較折射式簡單,光線經過的折射較少所以其色差較小。不過由於先天上的問題,且成像的銳度與反差都會低一點。以 Minolta 這顆為例,在 Photodo 的銳利度測試上與 Minolta AF 600/4,0 APO-G , Minolta AF 300/4 APO-G 等並列有著 3.4 的高分,實際使用上當然不奢望這顆 500mm 的鏡頭能夠擁有與前述兩支昂貴鏡頭的同等效果,但起碼在銳利度上應該能有相當的水準。
體積與重量是反射式鏡頭的另一大優勢。相較於 Minolta 同廠牌的 300mm/4 Apo G 要 1410g ,AF 600mm/4 Apo G 更重達 5500g ,這顆只要 665g 的鏡頭就顯得相當輕巧了。照片左邊是之前炒紅的 Minolta 70-210mm/4 ,在長度上就已經與這顆鏡頭不相上下。其他 300mm 甚至是 600m 這類大砲等級的鏡頭大多是這顆 500mm 反射式鏡頭的兩倍長度以上,也就不難想像這顆鏡頭相對之下是有多迷你了。
不過這顆鏡頭有著 82mm 的大口徑, Minolta 原廠的 L37 UV Filter 最大只有到 77mm ,所以用 MARUMI DHG 來當作保護鏡。( 其實 Minolta 有原廠的 AC CLR 82mm 濾鏡,不過那是屬於 300/4 G 的配件之一並不易找到) 。保護鏡就旋在鏡頭與遮光罩之間,這款鏡頭的遮光罩是以螺旋固定在鏡頭上,當初鏡頭到手時我費了好一陣功夫才將遮光罩卸下來,還以為是拿到瑕疵品。後來才查或許是螺紋細密與遮光罩材質易變形的緣故,有滿多人都有類似的報怨。抓到竅門之後其實也就沒那麼難了。
之前提過反射式鏡頭沒有光圈構造,這顆鏡頭恆定的 f/8 「小」光圈使得它成了名符其實的戶外晴天鏡。縱使 Minolta 的 D5D 與 D7D 有 AS 防手震功能加持,但小光圈以及最近對焦距離 4m 的限制讓這顆鏡頭在室內幾乎無用武之地。考量到某些特殊情況, Minolta 附上了一片 ND4 的減光鏡以彌補無法調整光圈的問題。這款鏡頭採用後至濾鏡的方式,將濾鏡上的卡榫轉個方向就可以拔出更換,原廠還有其他的濾鏡可以選購,不過我想最需要的應該是「增光鏡」(如果有的話)吧!
而82mm 的大口徑原廠沒有提供內夾式的保護蓋,只有提供這種皮革材質的保護蓋罩在鏡頭前端。隨鏡附贈的減光鏡就收藏在保護蓋的內側以便利攜帶。
裝上機身後,雖然這是顆 500mm 等級的鏡頭,但由於短胖的設計使得畫面看來有點滑稽,並沒有這個焦段其他大砲等級鏡頭應有的魄力與氣勢。在 Minolta 的 SLR 與 DSLR 上有自動對焦的機能,卻也存在部分限制。縱使機身有多個對焦區域可供選擇,使用此鏡頭時則僅有中央對焦點可以使用。這款鏡頭的對焦行程並不長,手動對焦並不容易。最好是搭配可以放大畫面的直角取景器 Vn 或放大器 Vn 以協助對焦。
有沒有看到畫面中的甜甜圈呢?這就是反射式鏡頭的一大特點:甜甜圈散景。並非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畫面,所以在取景構圖時得要更要特別小心。藉由慎選背景與注意主體與背景間的距離可以控制甜甜圈散景的效果,搭配得宜的話可以創造出許多有趣的照片。我對於這顆鏡頭的使用還不是很熟悉,在 MFC 的貼圖區內有一篇討論:
[500/F8 貼圖區] - 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
裡面有相當多前輩採用此款鏡頭的佳作,若有興趣可以前往參考。
500mm 的鏡頭可以拍什麼樣的東西呢?其實我還不是很清楚。在 Minolta D5D 上這顆鏡頭的等校焦長為 750mm ,應該免強足以打鳥了。像照片中的小貓其實與我相距三四部轎車以上的距離,這顆鏡頭使得我能夠在不驚嚇到被攝物體的情況下從遠距離外拍攝。而像運動比賽之類的場合,這顆長焦距的鏡頭也能讓你體會當攝影記者拍拍特寫的感覺。加上其輕巧的體積與平實的價位,使得它成為 Minolta 的使用者有機會就應該入手一試的鏡頭。下面是一些試拍的照片,其實更嚴格來講應該只是在剛拿到鏡頭時隨手拍的幾張測試照罷了。這款鏡頭更多的照片就請上 MFC 去欣賞了。
元件/組件 | 觀景角度 | 最短對焦 | 最小光圈 | 口徑 (直徑) | 體積 (直徑 x 長度) | 重量 |
7/5 | 5° | 4.0m | f/8 | 82mm | 89 x 118mm | 665g |
反射式鏡頭有別於我們在攝影常見的折射式鏡頭。光學不是我的強項,先轉貼一篇在網路上找到的說明:
反射式鏡頭一般在鏡筒內會有兩片表面有曲度的反光鏡。
景物的反射光經由反光鏡做兩次的反射,再經過透鏡,投射在底片上。
反射式鏡頭和同焦距的折射式鏡頭比較,長度較短,重量較輕。
但是反射式鏡頭沒有光圈裝置,也就是它是固定光圈的,
要調整曝光,得靠快門速度的設定。
反射式鏡頭所拍的照片的最大特點,就是在景深範圍以外會有一個個小圈圈的影像。
價格方面,兩種不同的東西,很難比較。
不過如果焦距長是主要的考慮重點,反射式鏡頭是算價格低的,
但是光圈也很小,一般500mm的反射式鏡頭是固定光圈F8。
景物的反射光經由反光鏡做兩次的反射,再經過透鏡,投射在底片上。
反射式鏡頭和同焦距的折射式鏡頭比較,長度較短,重量較輕。
但是反射式鏡頭沒有光圈裝置,也就是它是固定光圈的,
要調整曝光,得靠快門速度的設定。
反射式鏡頭所拍的照片的最大特點,就是在景深範圍以外會有一個個小圈圈的影像。
價格方面,兩種不同的東西,很難比較。
不過如果焦距長是主要的考慮重點,反射式鏡頭是算價格低的,
但是光圈也很小,一般500mm的反射式鏡頭是固定光圈F8。
資料來源:椰林風情 - 精華區







[500/F8 貼圖區] - 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
裡面有相當多前輩採用此款鏡頭的佳作,若有興趣可以前往參考。

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